当前位置:花店 >资讯 > 槐花: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槐花: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更新:2024-4-19
摘要

古人赏春、叹春多因春花绚烂,开在夏季的花朵与之相比就低调得多。槐花,便是其中一种。 我们如今所说的槐花有

古人赏春、叹春多因春花绚烂,开在夏季的花朵与之相比就低调得多。槐花,便是其中一种。
我们如今所说的槐花有两种,一种为洋槐,即刺槐,其花清甜可食,于清末传入我国;一种为国槐,是我国原生的植物。“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白居易这首《秋日》所咏槐花即为国槐。中国人对于槐树是不陌生的,在早年间,它是酷暑时道路两边为疲倦行人提供片刻凉爽的“遮阳伞”,也是村头街口亲朋好友闲聊家长里短、温情脉脉的社交场所……人们之所以对槐花无比熟悉,实在与它背后丰富而有趣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三槐立,得卿相
槐树在古代名木中“身居显位”。据《周礼》载,周代朝殿外植有三株槐树,三公分别站在槐树前面;其后是左右两侧各列植的九株棘木,分别是卿大夫、公侯伯子男的位置;再之后,是普通朝臣的位置。后世因此以“槐棘”、“三槐九棘”来指称三公九卿,槐树也由此身价倍增,被视为仕途通达、青云直上的祥兆。
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唐代有一读书人叫作李石,他有两个兄弟,分别叫作李程、李福。某年,庭院内的槐树突然抽出三条新枝,这三条枝桠长啊长,仿佛有眼睛似的朝着李氏三兄弟的房间生长。其中两条穿过堂前的屋脊,伸到了李石、李程二人屋前,剩下一枝不知为何却停止了生长。后来,李石与李程皆及第拜相。而李福尽管身居高位,历任七镇使相(使相位同宰相,但无宰相之权),但或许是缺少了早年间那枝神奇的树枝的庇佑,他最终也没能成为宰相。

槐花黄,举子忙
正是出于这种缘故,槐花在古代备受人们喜爱,尤其对于举子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吉祥物”。唐代科考于春夏之际举行,宋代科考于秋季举行,两朝科举恰逢槐花开放的时节,因此对于唐宋举子而言,槐花开了,就意味着要抓紧收心,好好复习、准备考试喽。故而当时人调侃道:“槐花黄,举子忙”,如此看来,原来古人也有所谓类似“考试周”的概念呢!
对于芸芸举子而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毕生的梦想,但幸运儿毕竟是少数。晚唐诗人郑谷才华横溢,为时人所赞,及冠后便赴科考,及至十六年后才登进士第。他曾作有《槐花》,诗云:“毵毵金蕊扑睛空,举子魂惊落照中。”十多年的光阴倏忽而逝,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蹉跎于科举一事中。在诗人眼中,想必那簌簌而落的金色小花就是他意气风发却早已凋零的年少时光——难怪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诗人不仅无心欣赏,反而感到魂惊心悸了。
服响豆,寿祚长
国槐虽不可烹饪食用,有热衷于养生的人将其果实视为“保健品”。传说南朝庾肩吾按时服用槐实,年逾七十,仍耳清目明,须发乌黑。槐实的奇效至明清仍有传闻,据清人王士稹《池北偶谈》载,某翁年至九十时强健似四五十岁人,其秘方即在于服用响豆(即槐实的一种)。故事有几分真实性已不可知,但槐实的确是一味中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一年好景君须记
抛去槐花身上人为的光环,单是其婆娑的风姿就足以引人瞩目了。因槐花夏日开花,秋日结果,故咏槐的古诗常有夏秋交替、季节轮回的景致。遥想千年前的汉唐盛世,或许在同样灼热的烈日下,曾有一树树槐花轻摇着枝条,为路边赶路的行人、庭院中纳凉的主人扇去淡淡清香,投下绿荫清凉;在蝉声初歇后,一场秋雨不期而至,纤细的小花簌簌而落,满地尽染轻黄。年来岁往,世事变迁。幸好的是,徜徉在夏日午后的槐花香和初秋微雨的满地落花中,我们仍然能够有幸领略到诗人曾盛赞过的“槐花拂拂弄轻黄”、“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的绝美景致。

文章转载自:绿色上海


原标题:《海上花语 | 槐花: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上一条:白衣天使漫品两岸花语 悦享沈阳都市缤纷

·下一条:麥子地種上薰衣草,農家院喜迎四海客

相关搜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