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店 >资讯 > “蒲公英讲堂”引领山东兖州新时代文明实践

“蒲公英讲堂”引领山东兖州新时代文明实践


更新:2024-4-25
摘要

“蒲公英讲堂”引领山东兖州新时代文明实践

  1月7日傍晚,飘雪的山东兖州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然而正在山东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小马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蒲公英讲堂”为村民上课的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团团长孙士海却心急如焚:“大家先回家吃饭,饭后咱接着讲,我得赶紧去趟向阳花农场。”说罢就驱车来到3公里外的向阳花农场马兆文的蔬菜大棚里。

  “明天零下8度,得抓紧采取保温措施,不然这季油菜就全冻坏了。”望着水灵灵的满棚油菜,孙士海忧心忡忡地告诉马兆文。

  “孙大哥来得太及时了,我马上派人给大棚保暖,但我有个请求,我得跟您到讲堂听专家课,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马兆文说着一边安排工人干活,一边上了孙士海的车。

  “蒲公英讲堂”也叫“端信”讲堂,是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起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利用闲暇时间为百姓提供管用实用的各类知识及服务。“类似这样的讲堂,在兖州区10个镇街、437个村居都开办起来了,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兖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武云飞介绍。

  群众“点题”,讲堂“答卷”

  “咱农村娃能不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学些音乐、美术,掌握点艺术才能?”新驿镇原副镇长任俊豪两年前找到当地的文化名人王怀银,诚心诚意地给他送来一纸聘书——镇文化站副站长。

  “这不仅是聘书,更是责任。”王怀银跑曲师大、济宁学院找来老师,在租赁的300平方米门头房里办起“蒲公英讲堂”,先后开起钢琴、二胡、吉他、舞蹈等培训班,利用节假日为孩子们上课,低保户等困难家庭孩子学费全免。除此之外,王怀银还带孩子们到附近村庄、敬老院、大集上去演出,既锻炼了孩子们,又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为在群众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兖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专门选派文艺骨干,轮流到各镇“蒲公英讲堂”讲授当地的人文历史、儒家传统文化。“作为兖州人,一定要知道‘兖’字的来历和讲究。兖,端也、信也,这就是我们打造‘端信兖州’文明品牌的依据。”兖州区文化馆馆长李丹,每周都在各镇街“蒲公英讲堂”上课,走到哪里都把这句话作为开场白。

  酒仙桥街道田家村的“蒲公英讲堂”,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主要是村里的30多位名人讲课,我们村干部也讲。”村党支部书记田胜伟介绍,“讲课的内容五花八门,国家政策、农业技术、子女教育等,村民关注啥,我们就多讲啥。”

  “群众渴求文化,‘蒲公英讲堂’大有可为。”武云飞说。兖州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总队,组建16支专业志愿服务中队,把民生、教育、卫生健康等全部整合到“蒲公英讲堂”中去,实行群众“点题”、实践中心“找人”、讲堂“答卷”,让“蒲公英讲堂”不仅开起来,还要办得好、有实效。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放学接送、作业辅导等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放学的孩子谁来管、如何管?群众有诉求,就得有回应。如今,各镇街、村居的‘蒲公英讲堂’成为孩子们放学后的理想场所。武云飞说:“全区所有‘蒲公英讲堂’都配备了桌椅板凳、空调、饮水机、电视屏幕等设备。从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中推选出1至2名村居热心人专门管理,照看孩子们做作业、娱乐玩耍,解决了在外务工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如今,兖州区课后服务机制在山东省得到推广。”

  讲堂开讲,田里实践

  利用“蒲公英讲堂”,济宁市农高区驻小孟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因地制宜,带领梁家、李海、王海、李堂等村发展丹参种植,把专家请进课堂,手把手教授农民技术。副队长鲍玉航说:“有空到实践中心坐坐成了我们常对群众说的话。”

  在梁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龙经常给村民灌输:“去年咱村600亩丹参,每亩纯收入至少2000元,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今年咱再流转400亩地,保证让大家收入翻一番。我之所以敢打这个保票,是因为区农业专家团就常驻咱文明实践站,他们不仅是咱的技术靠山,还能提供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

  作为农业专家团团长,孙士海几乎没闲过一天,他的讲课预约排得满满的。为缓解镇与镇、村与村之间“抢专家”的情况,孙士海按不同季节、不同种植习惯列出授课计划,并把计划提前告知农场主和种粮大户。有时,他还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群众在哪里,我的讲台就在哪里。”孙士海说。

  线上接单,线下承办

·上一条:【玉兰】帘款| 初晓的摩登之光——靛青色

·下一条:蒲公英志愿者联合会 积极发挥疫情防控“志愿者

相关搜索
返回顶部